暗渡陈仓,最早出自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,指不加掩饰地公开做某事,以吸引对手的注意力,从而方便从事某个实际要展开的行动而不被发觉,以达到迷惑对手的目的。作为一个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汉语成语,暗渡陈仓是指哪个人物?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暗渡陈仓的主要人物名单,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吧!暗渡陈仓成语典故
秦末农民起义后,项羽与刘邦为争夺天下,进行了为期四年地“楚汉战净”。刘邦首先攻入咸阳,自立为关中王,由于项羽军事力量强大,刘邦把咸阳和关中让给了项羽,自己则到了汉中。与刘邦地守地汉中相邻的是章邯,为了迷惑项羽,防止章邯入侵,刘邦便把出入汉中的栈道烧毁了。
后来,刘邦逐渐强大起来,命韩信为大将,出兵与项羽一决雌雄。为了迷惑敌人,韩信派了一万多人马去修复烧毁多栈道,栈道修复工程艰巨,进展缓慢。章邯料定栈道修复绝非易事,毫无戒备。殊不知韩信多主力已抄小路向陈仓进军,很快攻下咸阳,占领关中。韩信采用一明一暗、以明掩暗多计谋,取得了夺取关中的重大胜利。
暗渡陈仓主要人物1韩信西汉开国功臣2刘邦汉朝开国皇帝3樊哙西汉开国元勋4灌婴汉朝开国功臣5项羽西楚霸王6章邯秦朝末年著名将领暗渡陈仓主要人物介绍韩信西汉著名军事家,汉初三杰之一,被后人奉为“兵仙”、“神帅”。投奔刘邦麾下,为西汉立国立下汗马功劳。他灭魏破代,背水一战击溃赵国。刘邦成皋兵败后,奉命攻打齐国都城临淄,并在潍水之战全歼龙且二十万楚军。垓下战役四面楚歌,围剿楚军,一代豪杰项羽也只得引颈自尽。韩信熟谙兵法,自言用兵“多多益善”,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,其指挥的井陉之战、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。【详细>>】樊哙樊哙(?—前189年),泗水郡沛县(今江苏省沛县栖山镇樊庄村)人,西汉开国元勋,军事统帅。樊哙出身寒微,以屠宰为业,因迎娶吕雉之妹吕嬃,深得刘邦和吕雉信任。其参加沛县起义,骁勇善战,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,颇有功勋。西汉初年,担任大将军、左丞相,封舞阳侯,参与平定臧荼、卢绾、陈豨、韩王信等。【详细>>】项羽项羽(公元前232年―公元前202年),项氏,名籍,字羽,楚国下相(今江苏宿迁)人,楚国名将项燕之孙,军事家,中国军事思想“兵形势”(兵家四势:兵形势、兵权谋、兵阴阳、兵技巧)的代表人物,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。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(今江苏苏州)起义反秦,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,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、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。秦亡后称西楚霸王,定都彭城(今江苏徐州),实行分封制,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。【详细>>】章邯章邯是秦末名将,秦朝末年的军事支柱,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。秦二世元年(前209)九月,受命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,屡战屡胜。又陆续攻灭义军田臧等部于荥阳直逼陈,迫陈胜遁走。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、田儋、项梁,移师渡河攻赵。楚汉战争中,章邯与刘邦军屡战不利,最终于废丘兵败自杀,世人皆惋惜之。【详细>>】汉高祖刘邦刘邦(前256年/前247年-前195年6月1日),字季,沛县丰邑中阳里人(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),西汉开国皇帝,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、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,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,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。刘邦于前202年赢得楚汉之争,统一天下,他在位期间,为稳定汉朝局势做了大量工作,迅速发展了当时衰退的经济,并迅速稳定了内部叛乱,而且很好的凝聚了中华文化。【详细>>】